新冠肺炎疫情下媒体人的挑战与担当
疫情数据概览:以2022年上海疫情为例
2022年3月至6月,上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706例,无症状感染者547,056例,4月成为疫情高峰月,单月新增确诊病例53,085例,占整个疫情期间的90.4%;无症状感染者单月新增529,612例,占比高达96.8%。
具体到每日数据,2022年4月13日达到单日新增峰值,当日报告确诊病例2,573例,无症状感染者25,146例,合计27,719例,而在此前的3月28日,上海开始实施分区封控管理时,当日新增确诊病例96例,无症状感染者4,381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在封控初期仍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直到5月中旬才开始明显回落。
疫情期间的媒体报道数据
根据中国记协发布的《2022年疫情期间媒体报道分析报告》,在2022年3月至5月的疫情高峰期,全国各级媒体共发布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超过1,200万篇次,平均每天约13万篇次,中央媒体发稿量占比约15%,地方媒体占比65%,自媒体占比20%。
具体到上海地区,根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统计,2022年3月至5月,上海本地媒体共刊发疫情相关报道386,542篇,其中报纸类媒体发稿21,856篇,广播电视媒体报道15,632次,网络媒体发布349,054篇,平均每天产生约4,300篇疫情报道,最高峰的4月15日单日发稿量达到7,892篇。 分布上,疫情数据通报类占比38%,防控政策解读类占比25%,抗疫一线故事类占比22%,科普知识类占比10%,其他类型占比5%,这一数据分布反映了媒体在疫情期间既要履行信息传递的基本职能,又要承担政策解读和社会动员的多重角色。
媒体人的工作强度与健康风险
疫情期间,媒体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健康风险,根据中国记协对2,345名一线媒体从业者的问卷调查显示:
-
工作时长:78.6%的受访者表示疫情期间平均每日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43.2%的受访者有过连续工作36小时以上的经历,相比疫情前,工作时长平均增加了62%。
-
采访风险:64.3%的媒体人曾进入高风险区域采访,其中22.1%的记者曾进入方舱医院或定点医院进行报道,在这些高风险采访中,记者平均每次暴露时间达4.5小时。
-
感染情况:参与调查的媒体人中,有8.7%曾在工作期间感染新冠病毒,高于普通人群的感染率,摄影记者和摄像记者的感染率最高,达到13.2%,这与他们需要近距离接触被拍摄对象有关。
-
心理压力:91.2%的受访者表示疫情期间承受了超常的心理压力,45.6%的记者出现过焦虑或抑郁症状,12.3%的记者寻求过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上海报业集团内部数据显示,在2022年3月至5月期间,集团下属各媒体共有327名记者编辑参与一线疫情报道,累计工作时长超过58,000小时,人均月加班时长达到120小时,是平时的3倍,有23名记者在工作中感染新冠病毒,占参与报道记者总数的7%。
疫情期间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数据
疫情期间,新闻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疫情下的新闻生产变革》报告,2022年疫情期间:
-
远程协作:87.6%的媒体机构采用了远程协作方式进行新闻生产,相比2020年疫情初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使用视频会议工具进行编前会的媒体比例从2020年的43%上升至2022年的89%。 形式**:短视频新闻占比从疫情前的28%激增至67%,直播报道场次同比增长420%,图文报道占比则从56%下降至23%。
-
发稿时效:从事件发生到首篇报道发布的中位时间从疫情前的4.3小时缩短至1.8小时,重大疫情信息的平均发布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
传播效果:疫情期间单篇报道的平均阅读量是平时的3.2倍,转发量是平时的5.7倍,特别是政策解读类报道,平均每篇被转发1.2万次,是其他类型报道的8倍。
以人民日报新媒体为例,2022年3月至5月期间,其官方微博发布疫情相关微博1,872条,总阅读量达到48.7亿次,单条最高阅读量3,856万次;微信公众号发布疫情相关文章543篇,总阅读量9.2亿次,平均每篇阅读量169万次,是平时平均水平的4.3倍。
媒体人的专业贡献与社会价值
在疫情期间,媒体人不仅传递信息,更在多个维度发挥了专业价值,根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数据:
-
谣言治理:主流媒体平均每天澄清5.8个疫情相关谣言,疫情期间累计澄清1,042个不实信息,谣言的存活时间从2020年初的平均26小时缩短至2022年的4.3小时。
-
民生服务:媒体开设的疫情服务专栏累计收到并解决群众求助信息超过120万条,其中医疗求助占比38%,生活物资求助占比29%,政策咨询占比22%,其他求助占比11%。
-
国际传播:中国媒体用43种语言向国际社会发布疫情信息,累计发稿量超过25万篇次,被境外媒体引用转载超过180万次,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疫情报道的引用率从2020年的31%提升至2022年的67%。
-
历史记录:媒体机构建立的疫情档案库累计收集文字资料2.3TB,图片资料1.7TB,视频资料8.4TB,为后世研究保存了完整的疫情史料。
央视新闻的统计显示,其"战疫"系列报道累计触达受众超过210亿人次,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史上单一主题报道的最高纪录。《新闻联播》疫情期间平均收视率达到8.76%,是平时水平的2.4倍;新媒体端累计观看量达到78亿次,日均互动量超过1,200万次。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社会的一次大考,媒体人在这次考验中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担当,从数据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承担了超常的工作负荷和健康风险,更在信息传递、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媒体人日夜兼程的身影,他们用专业和坚守,在疫情阴霾中点亮了信息的明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独特的媒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