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网

本土新增卫健委最新通知,卫健委本土疫情

新冠疫情数据更新与分析

最新疫情数据通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疫情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广东15例,福建8例,四川6例,上海5例,北京4例,江苏3例,浙江3例,山东2例,云南2例),本土病例1520例(广东546例,河南242例,北京148例,重庆119例,内蒙古84例,四川74例,山西58例,云南41例,江苏40例,陕西37例,浙江30例,福建26例,辽宁24例,新疆23例,上海20例,湖南18例,黑龙江15例,山东13例,河北12例,湖北11例,贵州10例,青海9例,安徽8例,海南7例,西藏5例,天津4例,江西4例,宁夏3例,广西2例,甘肃2例)。

本土新增卫健委最新通知,卫健委本土疫情-图1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260例,其中境外输入129例,本土16131例(广东3200例,重庆2794例,河南2138例,内蒙古1247例,新疆996例,北京727例,四川618例,山西526例,陕西509例,甘肃464例,青海440例,河北373例,黑龙江352例,山东327例,湖北295例,江苏294例,云南248例,湖南224例,广西196例,天津166例,辽宁159例,吉林157例,浙江153例,贵州147例,宁夏146例,安徽140例,上海119例,福建116例,江西78例,西藏35例,海南29例)。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广东省疫情情况

广东省作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新增确诊病例546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200例,广州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18例,其中海珠区新增182例,白云区新增56例,天河区新增42例,番禺区新增38例;深圳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2例,其中福田区新增48例,南山区新增32例,龙岗区新增22例,宝安区新增10例;佛山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6例,其中南海区新增42例,禅城区新增24例,顺德区新增10例;东莞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0例,主要集中在大朗镇和虎门镇。

北京市疫情情况

北京市新增确诊病例148例,其中朝阳区58例,海淀区32例,丰台区28例,通州区15例,昌平区8例,西城区7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27例,主要集中在朝阳区(286例)、海淀区(132例)、丰台区(98例)、通州区(85例)和昌平区(76例),北京市已启动方舱医院建设,预计可提供5000张床位。

重庆市疫情情况

重庆市新增确诊病例119例,其中渝北区42例,九龙坡区28例,沙坪坝区19例,江北区15例,南岸区8例,巴南区7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794例,主要集中在渝北区(986例)、九龙坡区(542例)、沙坪坝区(398例)、江北区(285例)和南岸区(182例),重庆市已对高风险区实施严格管控措施。

疫情发展趋势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11月1日至1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680例,较上月同期增长48.6%;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6320例,较上月同期增长62.3%,疫情传播速度加快,波及范围扩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从地区分布看,广东、河南、北京、重庆、内蒙古等省市疫情较为严重,11月1日至15日,广东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862例,占全国总量的31%;河南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138例,占全国总量的13.6%;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46例,占全国总量的8%;重庆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86例,占全国总量的6.3%。

从年龄结构看,感染者以20-59岁青壮年为主,占比达78.6%;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2.4%,较上月上升3.2个百分点;19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占比9%,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

防控措施与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国家卫健委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1. 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儿童福利院、监所等重点机构,以及建筑工地、大型企业、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

  2.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3. 精准划分风险区域: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4. 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

  5. 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各地要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强化对封控人员、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

医疗资源储备情况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资源挤兑风险,全国已储备重症床位13.81万张,可转换ICU床位10.48万张,合计24.29万张,接近国家要求的10%的床位储备标准,全国共有138家方舱医院,总床位20余万张,主要集中在疫情较重的省份。

在医疗物资储备方面,全国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天1.2亿管,抗原检测试剂盒日产能1.1亿人份,N95口罩日产能1.9亿只,防护服日产能722万套,能够满足当前疫情防控需求。

国际疫情对比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疫情形势总体可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全球上周(11月7日-13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50万例,新增死亡病例超过8200例,美国上周新增确诊病例28.6万例,新增死亡病例2560例;日本上周新增确诊病例40.2万例,新增死亡病例523例;德国上周新增确诊病例32.8万例,新增死亡病例1120例;韩国上周新增确诊病例28.5万例,新增死亡病例286例。

相比之下,中国上周新增确诊病例10976例,新增死亡病例5例,疫情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得益于中国"动态清零"总方针和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未来疫情研判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研判,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降低,室内活动增加,加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隐匿性高的特点,未来一段时间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预计12月至明年1月将面临较大的疫情反弹压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老年人群中的传播风险较高。

专家建议,公众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主动接种疫苗,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就医,各地要落实"四早"要求,快速处置局部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家卫健委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请广大群众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疫情防控秩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